• 首页
  • 杏彩平台总代理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杏彩平台总代理 > 新闻动态 > 沈周《虎丘恋别图》:揭罢神仙回首处,白云堆里醉阳春

    沈周《虎丘恋别图》:揭罢神仙回首处,白云堆里醉阳春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6:46    点击次数:125

    图片

    沈周《虎丘恋别图》

    纸本墨笔,70×27.2无锡市博物馆藏题跋:虎丘恋别酒淹明,迍日当阳是要津。官柳吐青知去马,野棠含笑认回轮。山家拭目迎新客,洞府开门得异人。谒罢神仙回首处,白云堆里醉阳春。送浦守庵茅山济民,弘治甲寅三月,友生沈周。在虎丘与友人依依惜别,对饮至天色将明,此刻虽知你将赴任要职,前路或遇困顿,但终是执掌一方之重任。官道旁的垂柳抽芽泛青,仿佛知晓你即将策马远行;山野的棠棣花含笑绽放,似是认出了你他日归来的车轮。山间人家拭目以待,迎候你这远道新客;洞天福地敞开门扉,终得你这位超凡的异士。待你拜别仙山回首遥望时,唯见云霭缭绕处,我正醉卧于春日暖阳与白云深处,在阳春中沉醉。弘治七年甲寅,公元1494年,时年沈周 68岁。三月,为济民(浦正)作《虎丘恋别图轴》。诗中提到的“虎丘恋别酒淹明”点明了送别场景的地点和氛围;“遁日当阳是要津”则暗示了离别的方向和时间;“官柳吐青知去马”和“野棠含笑认回轮”描绘了自然景物与离别的情感交织,还没分开,就想着重逢;“山家拭目迎新客”和“洞府开门得异人”则表现了友人浦守庵的才华和未来之路;最后两句“揭罢神仙回首处,白云堆里醉阳春”则以仙境般的意境收尾,两人超越时空,心意相知。‌沈周早期受王蒙、董源影响,以细笔为主,技法严谨(“细沈”)。中期至晚期融合黄公望、吴镇等元四家风格,转向雄健浑厚的“粗沈”风格,构图疏简,笔墨精简,注重意境表达。《虎丘恋别图》正是“粗沈”风格的代表作,以简练的线条和散落的点苔展现高超技巧。‌“一河两岸式”布局:近景为缓坡、寒汀与五株萧疏树木,远景山峦简淡,中景留白暗示河流,形成深远空间感。近景树下四人作揖告别,姿态生动,强化送别主题。以淡墨勾勒山石轮廓,仅在苔草、石罅间施浓墨点苔,营造苍茫意境。树干以枯笔皴擦,山石以披麻皴为主,兼具元人含蓄与浙派力度。三年前沈周在京江送别叙州太守吴愈(沈周《京江送别图》: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),在虎丘送别了友人后,三年后又在京口送别吴宽回京(沈周《京口送别图》:三百里路风与月,依依惜别不肯别)。沈周与当时的士林交友深入,也与书画家、收藏家等交往密切。在当时吴门,形成了以沈周为中心的文人、艺术圈子。在古时,做官的大多在京城或外地,地方官少。一旦在外做官,基本上与家乡的人联系得就少。在虎丘,还发生一场送别(沈周《虎丘饯别图》:风雅深情的送别,别有一番意味),送别的对象是文林,发生于弘治十一年(1498年)。古人特别重视送别,那真的是一期一会,别后相见不知何日。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好,到这里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    上一篇:没有了
    下一篇:没有了

    相关资讯